文/ 叶晶晶 实习记者 马雪蒙
一段从“穿草鞋”到“穿皮鞋”的奋斗旅程,一份知道“人生来就是不平等”却更加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倔强坚持。冯圣兵——文学院党委副书记,圣兵爱心社的创始人在新生励志专题讲座上通过讲述自身经历,鼓励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构建自己的未来。
“穿草鞋”的苦日子
冯圣兵出生于湖北十堰郧县。当时在那个小村里仅有的两户人家就是他自己家和大伯家。土夯杆搭的房子、大年三十还在田间耕作的父亲、给过路的人舀的一碗黄酒、点的一袋旱烟……这些形成了他儿时对家乡淳朴和贫穷的所有印象。
尤其初中那段艰苦生活让他记忆深刻。1000多人在一口锅里吃饭,直径一米,深度一米的锅,不管做什么饭,总是下面的糊了,上面的还是生的。因为吃不饱,大家也顾不得味道好坏,每次吃饭的时候为了抢桶底的那点饭,都一拥而上,一星期下来,衣服上都是厚厚的饭渍……
那时候上学再远的路都全凭一双脚。他带着腌菜、辣椒、馒头片,背着十几斤米,父亲背着几十斤柴草和他一同走在上学的路上。穿着草鞋,翻过两座山的感觉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。
初进大学的苦闷
东凑西借,终于凑足了1000多元,他只身一人来到武汉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。
由于营养不良,他进大学的时候,还是瘦的像根竹竿。军训时,身体总是不能很好的协调,不是左臂打到右臂,就是右臂打到左臂,不是踢到前面的人,就是踢到后面的人,最后教官索性让他退出方阵。“不用训练,也许很多学生会觉得高兴,可时候的我却只能用凄凉来形容。”提起这件事,他至今还觉得难过。
而大学里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让他的内心受到了不小的震荡:“排了很长的队,想给家里打个电话,可轮到我的时候,我却不知道怎么用201卡……”他第一次觉得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差距那么大。
努力之后拥有“皮鞋”
在他刚进入大学的那个10月份,辅导员推荐他去扫楼道,一个月60元,随后他又在羊叉湖做了份家教,大学三年他都拿到了高额奖学金……他说,“我要感激我的辅导员,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,人生再也没有比饥饿更可怕的了。”
这也是他后来放弃做公务员而选择留在华师做辅导员的原因之一。他说他想象他的辅导员一样去关心和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。
|